汉隐帝刘承祐简介
刘承祐(931—950年),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南),沙陀部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第二子。刘知远很喜欢长子刘承训,认为他是理想的继承人,不料早死。刘承祐生来昏庸,好猜忌。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为报答后晋之恩,自立皇帝后仍沿用后晋年号)十一月,刘知远病死于万岁殿,刘承祐在大臣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的拥举下登上皇位。当时政治黑暗,奸臣当政,朝臣不合,君臣猜疑。不久刘承祐杀掉苏逢吉等。又与大将郭威发生矛盾。外面契丹在北境常常蠢蠢欲动。内外交困,后郭威于魏州发动兵变,刘承祐带兵镇压,被司茶使郭允明于军中杀害,庙号称后汉隐帝。
后汉高祖刘知远于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二月,在晋阳(山西太原)称帝后,自己声言不忘后晋情义不忍改变年号,因此仍然沿用后晋石敬瑭的天福年号,这年为天福十二年。
后汉高祖刘知远做了皇上后首先是争取后晋臣将,为此他曾试图东征迎接被契丹俘虏的出帝石重贵,但没有成功;又为了振奋士兵斗志,刘知远下令对没逃跑的契丹人格杀勿论,对于被迫为契丹做事的官吏不追究。此令下来后,百姓欢跃,官吏称快。又在夫人李氏的建议下,把全部内府积蓄拿出来用以慰赏将士,此举更受全体将士的欢迎。刘知远的几项措施取得百姓和将士的拥护,后汉的政治一时很得民心。由于政治形势好转,原来投降契丹的后晋大将杜重威也奉表归降,当然杜重威反复无常,刘知远对杜重威回归也是半信半疑。而杜重威也审视形势后,终于在十一月开城门出降后汉。刘知远为了拢络人心又给杜重威加赐官级和封号,任命杜重威为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但刘知远对杜重威是百般优待,而对其部将张琏确斩首不赦。刘知远此番举动曾受到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的批评,他认为刘知远“杀害幽州无辜百姓五5 000人,是不仁;诱惑张琏而加以杀害,是失信;杜重威罪大恶极而赦免,是不符合刑罚。仁能团结大家,信能命令通行,刑罚用以惩办奸恶。刘知远失去这三者,怎么能掌握国家呢?其皇上做得也不会长久,这不是很自然的吗?”正当后汉诸事就绪之际,刘知远患病,不久死在大梁的万岁殿中,这位征战多年的将领,只做了一年多皇上,被谥号为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为高祖。
一、除后患 杀杜重威
刘知远病危之际,念念不忘的是杜重威。杜重威拥有重兵,又有战争经验,又有政治斗争的经验,实在是位难对付的人物。刘知远接受了他的投降,又封给高官重职,但也一直在担心他;而杜重威虽然投降后汉,他也是在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成熟也要东山再起,因为杜重威从来不甘心受人控制。对这一切刘知远心里也明白,本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刘知远会亲自动手处置杜重威的,但现在寿命已不允许他来处置杜重威了,自然刘知远也是耿耿于怀。刘知远自己知道已经不久于人世了,对过去不用多想了,对将来又不能不想,他闭着眼睛在想呀,想呀,终于睁开大眼,白眼全部露出,可怕地看着床边的史弘肇、杨邠、王章,从微启的嘴唇中发出清楚的声音:“严防杜重威,杀掉杜重威!……”说完后,刘知远闭上眼睛,完成了他的一生,也实现了他的愿望。
刘知远刚刚死去,苏逢吉就与杨邠、郭威、史弘肇等商量,如何实现刘知远的遗愿,怎样处置杜重威。苏逢吉是当时的宰相,又是顾命大臣,大家自然一切都听他指挥了。于是根据苏逢吉的安排,先秘不发丧,由杨邠、郭威起草诏书,并派人给杜重威送去。诏书称:
“杜重威犹存祸心,未悛逆节,枭首不改,虺性难训。昨朕小有不安,罢朝数日,而重威父子,肆潜凶言,怨谤大朝,煽惑小辈。今日显有陈告,备验奸期,既负深恩,须置法极。其杜重威父子,并令处斩。所有晋朝公主及外亲族,一切如常,仍与供给。特谕。”
把杜重威父子逮捕后,一并斩首。其尸体遗弃在街上,行人来往有的诟骂,有的跺脚,不久化成烂泥。
刘知远死后,由宰相冯道和史弘肇的策划,刘承祐在刘知远柩前即皇位,这就是五代中的后汉隐帝。刘承祐是刘知远的次子,生于后唐长兴二年(931年),母亲李氏。本来刘知远最喜爱的是长子刘承训。刘承训很贤良,颇有才华,不幸早死。刘承训早死,对刘知远打击很大,据说刘知远就是因为长子刘承训早死过度悲伤而患病,最后一命呜乎。刘承祐在没做皇上之前,在苏逢吉的建议下,刘知远准备封他为王,但还没来得及赐封,刘知远就死了。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后来在苏逢吉的主持下,又册封刘承祐为周王。
后汉隐帝刘承祐开始了他的统治,组成了新的小朝廷。但面临的困难很多,一是后汉高祖刘知远时期的暴政依然实行;二是各地节度使对朝廷是表面服从,实际在观望,在寻找时机;三是朝廷内部宰相与群臣,群臣与皇上之间矛盾重重。所有这些都摆在刘承祐面前,又都在日益加剧,不及时解决,一旦爆发就会引起严重后果。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三月,三镇叛乱爆发了。俗话说兔死狐悲,后汉高祖刘知远死后,苏逢吉一伙杀掉了杜重威父子,虽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和杜重威一样的李守贞此时颇为紧张,也担心自己下场不妙。李守贞是五代时期的老节度使,后汉刘知远任他为河中节度使,他把持重兵在与朝廷若拒若合。尤其是在刘承祐做皇上后,李守贞对新皇上更加怀疑,担心对他另有打算。李守贞又好信方术,他的门下僧总伦在私下给李守贞卜筮,说李守贞生相非凡,而李守贞也对此信以为实。于是决定反叛后汉朝廷。再有促使李守贞反叛的原因是,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已在此之先,在京兆举起反叛大旗,又派人给李守贞送来赭黄色衣服,李守贞一看衣服,黄澄澄,艳丽异常,不胜欢喜。同时李守贞又把这件事与方术所说的有非常长相联系起来,以为这是天人相应,认为时机已到,不能错过,就向西出兵,占据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又以潼关为据点,招收天下草寇,又发布告示,与朝廷对抗。朝廷得知李守贞叛乱,就派白文珂、常思带兵前往镇压,双方正在激战。不久,凤阳节度使王景崇又在凤翔举兵叛乱。王景崇与赵思绾联合派人与李守贞共同商议,推举李守贞为秦王,做他们的首领。李守贞接受推举,又赐予王景崇官爵。一时三镇联合,势力很大。李守贞又派人携带蜡丸书给杨吴和后吴蜀、契丹,请求他们共同出兵来牵制后汉,使后汉无力来扑灭三镇叛乱。
二、逢叛乱 郭威出征
白文珂带大军与王景崇、赵思绾交战,虽然是已经好长时间,但没有战绩。两军相持好久,不见胜负。后汉隐帝刘承祐对战局十分关心,也非常焦急,因为旷日持久,又容易引起其他藩镇出兵,那样局势更加险恶。于是刘承祐又与郭威商量,刘承祐对郭威说:“将军,我准备麻烦你一下,不知可以不?因为白文珂、郭从义、常思前去平叛,已经历时好久,没有进展。”郭威为人谨慎,回答说:“对平叛战争,我也很关心。但我对这件事既不敢请求,也不敢推辞,只好听从皇上的命令了。”皇上刘承祐任命郭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西督诸将。郭威到了平叛前线,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都要求首先攻击赵思绾、王景崇,一时郭威也拿不定主意,不知怎样办才好。在军队走到华州(今陕西华县)时,节度使扈彦珂对郭威说:“统帅,现在三镇叛乱,相互联合,他们推举李守贞为首领,如果李守贞要先被战败的话,那赵思绾、王景崇只要听说李守贞被击败,他们俩就自然而然的不攻自破了。现在,我们如果舍近而求远,李守贞要带兵从我们后方来进攻,而赵思绾、王景崇又在我们前面拒战。我们处在前后夹击的形势下,那我们处境将十分危险。”郭威听后认为扈彦珂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带兵首先进攻李守贞。
郭威带兵征讨三镇叛乱,路过河阳(河南孟县西)时,老官僚冯道被撤宰相职在家,郭威前往拜访。当时郭威征求冯道对平叛的办法时,冯道对郭威说:“你知道赌博吗?”郭威年轻时是个无赖,好赌博,听了冯道的问话以为是嘲讽自己,一时郭威一声没吱而内心很生气。但冯道是没有察觉,又接着说:“大凡是赌博的人,钱越多赢的越多,而钱越少就输的越多。这不是因为他不善于赌博,而是有一种气势,这种气势使你这样。现在将军你,如果把各将领带的兵合在一起去进攻一座城,这样你再衡量哪多哪少,胜败自然会知道了。”冯道这番话,使郭威恍然大悟,后来回去后与诸将决定对李守贞的战争设法长期围困。把李守贞的守军分成三部分,在外面修筑三层围栅,从三面包围,只在南面留下阙口。郭威又调征五个县的壮丁来修筑长城把三处围栅连接起来。李守贞军队被死死困在里面,不时派兵出来破坏,但郭威又派兵修补好。有时李守贞又派兵想冲出围栅,但经一阵交战后又撤回去。李守贞军队每经一次冲击战斗就损失十之三四。这样经过一年多以后,李守贞城中守兵越来越少,而城里的食物也吃光了,最后只好人相食了。这时,郭威下令“可以进攻了”。于是定下日期,带兵从四面进攻,很快被攻破。
在当初,李守贞非常迷信方术,一次询问总伦能否成功,总伦回答说:“大王自当有天下,然而遍野成灾,等到杀人将尽时,那王事也就成功了。”李守贞被围困,人相食,认为这是王业快成的兆应。一日又与各位将领畅饮,李守贞指着墙挂的虎图说:“我享有天命,这是掌中的事呀。”说完取下弓箭一射而中,将吏称赞不已,李守贞也自己得意洋洋。但现在城被攻破,逃已无处逃,最后只好与妻子放火自焚而死。郭威带兵入城,在烟火与灰烬中找到李守贞的尸体,送往京师,枭首于南市示众。
李守贞被消灭后,赵思绾、王景崇也很快不攻自破,所谓的三镇叛乱,终于被镇压下去。后汉刘承祐小朝廷度过了一次危机。
后汉是一个脆弱的朝廷,隐帝刘承祐又是一位昏暴的皇上,危机如同影子一样,始终没有离开他。脆弱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是政治黑暗,当然,这也不全是刘承祐一手造成,也与刘知远分不开。但我们不去追述刘知远时的黑暗政治,现在只就刘承祐时的黑暗情况予以叙述。正当三镇叛乱,关西用兵时,人心恐慌,京师百姓,流言四起。史弘肇为了维持后汉统治,出兵四处搜查,凡是遇见可疑的人,也不问大小,也不问青红黑白,全都处死掉。一次白天能看到天上的太白星,百姓有的仰头观望,而史弘肇把看太白星的百姓抓住腰斩弃市。街上有一个醉酒的人,触动一个士兵,史弘肇也派人抓住,诬告他对士兵讹诈,也处死弃市。大凡是百姓犯法,官吏告知史弘肇那里,只见史弘肇用三个手指头出示的话,就是处以腰斩的意思。史弘肇又动不动用割舌头、决口、抽筋、折足,酷刑泛滥。史弘肇扬言“文人难耐”。就是反对与有知识的人共事。他残忍,贪婪,无恶不做。据说燕人何福进有一个玉枕,是传世珍宝,价值十四万缗。何福进让家奴去淮南卖掉,然后买茶。但这个家奴把卖玉枕的钱隐藏起来不交,何福进痛打家奴。家奴就诬告何福进的玉枕是从后唐大将赵延寿那里得来的,又想要送给吴人。史弘肇派人把何福进抓来,然后也不问所以,就把何福进斩首弃市,又让帐下小吏分了何福进的妻室,没收全部家产。李崧家里的奴仆揭发李崧要叛变,史弘肇把家奴抓来也处死,对李崧全族处死,而把李崧的小女儿抓来做自己的奴婢。在史弘肇这样无法无天的残酷断案下,冤案遍天下,屈死处处有。
不止是政治黑暗,后汉隐帝刘承祐昏暴,竟与小人为伍,如后赞、李业等,终日嬉游无度,不问朝政。对此,皇太后曾劝说,但也无计于事。特别是三镇平叛结束后,刘承祐以为是万事大吉,终日与左右嬉戏打闹,隐语、丑语不断。与此同时,政治分歧加深,首先是太后亲族要干予朝政,史弘肇与杨邠反对;太后有个老朋友的儿子想要补上一个军职,史弘肇也不问青红就给斩首。刘承祐好听音乐,因此对教坊使特别优待,赠给他们玉带、锦袍,并向史弘肇致谢。史弘肇知道后非常气愤,便说:“那勇敢的士兵为国征战都没有赏赐玉带、锦袍,教坊使有什么功劳?竟能得这奖赏?”把赏赐的玉带、锦袍返回归官。由于相互间矛盾越来越尖锐,并发展到公开化,郭威出镇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准备由史弘肇带枢密行,而苏逢吉、杨邠反对,因此史弘肇怀恨在心。一天在窦贞固府第宴饮,史弘肇举杯大声对郭威说:“昨天在廷论中,有什么意见我都知道,今天与你在这里饮酒,我只是不说而已。”苏逢吉、杨邠也一听自明,就相互举杯说:“那是国家大事,何必在此谈论呢?”说完就一饮而尽。史弘肇当然不服气,又说:“安定朝廷,平定叛乱,必须是靠长枪利剑,那'毛锥子’(知识分子)怎么能起作用呢?”三司使王章插话说:“这话也不全对,没有'毛锥子’来办事,那军队用的赋税从什么地方收集而来呢?”史弘肇听过这话后,在一旁默默不语。又一天他们在王章家会饮,大家都喝得醉意正浓,做手势行酒令,史弘肇不会做,客省使阎晋卿挨着史弘肇坐着,几次教史弘肇。苏逢吉开玩笑说:“现在坐上有姓阎的,还担心受罚吗?”史弘肇的妻子姓阎,是酒家的歌女,因此以为是讽刺他,于是大怒,就用丑话来辱骂苏逢吉,苏逢吉当然也不肯罢休。史弘肇想动手殴打苏逢吉,苏逢吉先出来。但史弘肇一看苏逢吉出来,就操起宝剑去追苏逢吉,这时杨邠害怕了,吓的直哭,对史弘肇说:“那苏老头,是后汉的宰相呀,如果你把他杀掉的话,把天子放在什么地方呢?”史弘肇听完杨邠的话一想也是,就骑马跑了,杨邠送史弘肇回到家里。由此他们是水火不容,后来刘承祐派人去调解,也没有和解。这是大臣之间的矛盾。
刘承祐怎么死的
三、缘昏庸 惨遭杀害
大臣与皇上矛盾也在加深。刘承祐年龄渐长,越来越要独立主持朝政,对大臣限制他发挥作用也有怨言。李业乘机从中挑拨,散布说史弘肇威震人主,不除必为祸患。因此弄得人心愤愤,各有打算。与史弘肇一伙的杨邠,也越来越跋扈,他做宰相,独揽大权。凡事不分大小,都必先由他决定,他认为可以而后才能告知皇上,群臣对苏逢吉的所做所为也极为不满。凡是苏逢吉的门下,杨邠都设法给予免职。杨邠与史弘肇一样,不喜欢知识分子,为人很奸狡,不识大体。主张国家必须要有钱有物,兵甲完备,至于文化礼乐是虚设。因此杨邠非常注重掌管大政,特别认真。一次与王章在皇上面前论事,皇上说:“这事执行以后,千万不要再因此说东道西。”杨邠马上就说:“皇上只要不说东道西,就可以了。其他有我在呢。”在座的听了都有些担心,认为杨邠太不尊重皇上。太后的弟弟李业希望做宣徽使,皇上与太后在下面征求杨邠意见,杨邠很不客气,说李业不能做这个工作。皇上刘承祐想立耿夫人为皇后,杨邠也不同意。耿夫人死后,皇上准备以皇后礼仪安葬,杨邠也予以阻止。王章是刘知远的孔目官,后来做三司使。隐帝即位加任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承祐刚刚做皇上,契丹也刚刚北撤,国家空虚,关西三镇叛乱,郭威带兵西伐,王章负责供给军旅给养,未曾缺乏。当然王章征收赋税,从不考虑百姓疾苦,平时向百姓征收地租1石,王章又增收2斗为“雀鼠耗”。后来王章又增加2升为“省耗”。征收赋税,全是向百姓收100向官府上交80,从中渔利20。王章好同人讲:“我这一辈子是与算盘子打交道,也不知倒正,怎么没有益于国家呢?”王章收刮百姓尤其残酷,官吏对王章的残酷征收赋税也都有意见。王章为了满足后汉军需,命有司抬高征收份额,估定后再增加,然后再征收,称之为“抬估”。对百姓如犯有盐、矾、酒、麴罪者,不管多少全都论死罪。这个酷吏也与史弘肇、杨邠勾结为一伙,成为当时的一股可怕的力量。后汉隐帝刘承祐对史弘肇、杨邠、王章越来越不满,又加上李业在中间挑拨离间,发展到最后已成为无法调和。刘承祐已暗下决心要铲除史弘肇、杨邠、王章一伙,但他们确没有察觉,还是一意孤行。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十月十三日,刘承祐与史弘肇、杨邠、王章的矛盾终于暴发。刘承祐与李业在宫中密谋。夜间作坊锻甲声彻夜不停,有人以为是有兵来临,通宵达旦。其实是刘承祐与李业布置埋伏。清晨,史弘肇、杨邠与王章同往日一样入朝,当时皇上刘承祐还未入殿,他们三人在广政殿东庑等候,还在谈论当日启奏事谊,不料,从广政殿里面出来了几十名甲士,带枪持戟,瞬间把三人团团围住,然后没经分说,就把他们捉住。不久推出宫门斩首,又对他们三家全族诛杀。史弘肇、杨邠、王章被杀掉后,隐帝刘承祐在崇元殿召见群臣,告诉大家说:“史弘肇、杨邠、王章一伙企图谋反,所以斩首问罪。”为了稳定军心,刘承祐又召见各将领在万岁殿,宣布说:“史弘肇一伙专权,使你们经常忧心忡忡,甚至遭迫害,今天我把他们处死,是为大家做主出气。”军队的将领都向皇上纷纷拜谢。
脆弱的后汉王朝,矛盾重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知远死时的顾命大臣之一的郭威,在刘承祐做皇上后为枢密使,大权在握,又掌兵权,在平定三镇叛乱中,战功赫赫。刘承祐是平庸无能,又是疑心重重。对郭威带兵在外一直不放心,郭威对刘承祐也一再小心防范。刘承祐为了拉拢郭威,借郭威平定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的三镇叛乱有功,慰劳郭威,又奖赏郭威玉带,加封郭威为检校太师兼侍中,而谨慎行事的郭威对刘承祐的奖赏一方面感谢皇恩浩荡,一方面又婉辞说:“我跟随光帝刘知远,看见立功的大臣多了,未尝有赏赐过玉带的。”因此又说:“我很幸运有机会带领军队去西讨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的三镇叛乱,全靠后汉王朝的威灵才打败他们,取得胜利。这怎么说是我的功劳呢?我又怎么是功臣呢?其实这是全体将相的贤良和团结,才有今天的胜利。又有朝廷做靠山,安抚内外,使军队的供给及时,所以我才能专心指挥作战,顺利征讨。”隐帝刘承祐对郭威的表现自然也称赞一番,也认为郭威为人贤良而有才,于是又把杨邠、史弘肇、苏逢吉、禹紼、窦贞固、王章召集一起,每人赐给玉带一条,这时郭威自然也赐给玉带一条,而郭威也无理再拒绝了。郭威又处处谦虚,和大臣间推功,请求皇上给加爵赏赐,皇上也同意郭威的请求,加封窦固贞为司空,苏逢吉为司徒,禹紼、杨邠为右仆射。不久郭威又对皇上说:“奖赏全是后汉朝廷亲近的大臣呀!汉家宗室、天下各方镇,外面的荆、浙、湖南,全都没有赏到啊!”皇上也顺水推舟的采纳了,但由此也开始了赏赐泛滥于天下。
后汉乾祐二年冬,北部边疆传来契丹进犯的消息,刘承祐又命令郭威以枢密使的职务带兵北征,当军队到达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契丹听到郭威带兵前去迎战,即望风逃窜。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二月,郭威带兵回师。四月,刘承祐又加任郭威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依然兼任枢密使。宰相苏逢吉认为枢密使不能兼领藩镇,因此与史弘肇等坚持反对郭威以枢密使兼领藩镇。经过好久争持不下,郭威也不答应不兼藩镇,而史弘肇、苏逢吉坚持反对兼领藩镇。刘承祐也没办法,只好让郭威以枢密使兼辖河北诸州,听郭威节度。这里表面是苏逢吉、史弘肇反对郭威兼领藩镇,实际是想通过不兼领藩镇来削弱郭威的军权,而郭威自然也心里明白,所以没有让步,最后仍让他管辖河北诸州。这样表面是解决了郭威和史弘肇的矛盾,但实际矛盾根本没有解决,而且在暗中加深。特别是刘承祐伙同李业杀掉史弘肇、杨邠以后,更是人心自危。接着刘承祐又策划一次阴谋活动,一方面下诏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杀掉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县)的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一方面下诏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在魏州杀掉郭威和宣徽使王峻。刘承祐的诏令先到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县南)李弘义那里,李弘义害怕这诏书是伪的,所以拿出来让王殷看。王殷和李弘义两人和郭威平日很好,所以又马上派人把诏令告知给郭威。郭威正在看李弘义、王殷送来的诏令,而杀害郭威、王峻的诏令传递使者也飞速赶到。郭威把诏令接过来藏好,于是把枢密使院吏魏仁浦找到卧室来商量办法。魏仁浦是郭威的老朋友,两人非常知己。魏仁浦知道刘承祐派人杀害郭威后,极力劝说郭威反叛,不然就是束手受擒。又教郭威把留守印章倒过来使用,把诏书更改过来,结果诏书成为诏令郭威诛杀诸将领,这样一来就激起军队将领对刘承祐的强烈愤怒,大家认为我们远离京师为皇上戍边,不但无功反而要加害我们,义愤的将领失声痛哭,愤怒冲天。郭威一看效果很好,目的达到,就对大家说:“我们不能等着死啊,要想办法活下去。”各将领都纷纷表示与郭威一起战斗,为郭威效力。刘承祐用尽各种方法拉拢郭威,郭威也用各种方法来防范刘承祐,表面是皇上嘉奖大臣,大臣贤良,推功奖赏。现在真象大白,他们之间完全是勾心斗角。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郭威带领军队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西),在部将的支持下,在刘承祐的阴谋逼迫下,终于举兵渡过黄河。郭威大军义气风发,威武雄壮,将士们也都精神抖擞,冬季黄河河水虽然冰凉刺骨,但没有影响军队渡河,渡过河以后,直向京师挺进。
郭威军队渡河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师,隐帝刘承祐急忙派人带兵去抵挡。首先派开封府尹侯益和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带兵前往迎战,又派内养絈脱去探视郭威的动向。絈脱来到郭威军中被活捉,郭威又让他携带给刘承祐的上书回去报告皇上,在上书中郭威要求刘承祐把李业绑上送到军营中。隐帝刘承祐见到郭威的上书后,又让李业等人阅看,李业等一看上书都明白了,于是齐声说这郭威明明是造反,这上书实际是造反状,已经最明白不过。于是命令开封府尹刘铢派兵把郭威家围住,郭威妻子张氏和儿子青哥、意哥、侄子守筠、守超、定哥全被杀害。几天后,郭威大军到了滑州(今河南滑县),义成军节度使宋延渥背叛后汉向郭威投降。接着郭威大军进攻封丘(今河南封丘县),直逼京师。
郭威大军来到京师城外,京城内一派惊恐。隐帝刘承祐派出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延超带兵抵抗。当时开封府尹侯益对刘承祐说:“皇上,现在郭威军队来到京城外,他们的家属都在京城内,应当把城门关好,让他们的妻子登上城楼招喊郭威的士兵,使他们放下武器,这样挫伤他们斗志,不战而胜。”慕容延超听过后轻蔑地笑了笑说:“侯益府尹年老了,这个办法是懦夫的办法。”隐帝刘承祐一见慕容延超很有勇气,就派他给侯益做副手。慕容延超带兵于北郊,在夜幕降临时,侯益背叛后汉投降了郭威。慕容延超带兵在七里村与郭威军队展开激战,刘承祐一看慕容延超奋力抗击郭威军队,于是出来慰劳军队,太后还让人告诉慕容延超要好好保卫皇上,注意皇上的安全。但慕容延超却大言说:“没关系,郭威军队能怎么样?你应当在阵地上找个地方坐在那里喝酒观战吧,等胜利后再回去。”又对皇上说:“官府和宫中没啥事,明天可以出来看看我怎么与郭威军队作战,看看我怎样打败郭威!”第二天隐帝刘承祐又出来慰劳慕容延超军队,但慕容延超已被郭威打败,他自己逃到兖州(今山东兖州市)去了。
郭威军队志斗旺盛,正等待进入京师。幕容延超逃跑后,军队混乱一气。隐帝刘承祐本来是去慰问军队,不料勇敢无敌的慕容延超已于昨天夜里变成败将而逃跑。这位统帅临阵逃跑,给战局带来意外的变化。军队慌乱一团,败兵四处逃窜,丢下武器遍地皆是。刘承祐本来是慰劳军队,后面跟着苏逢吉、聂文进、郭允明,但现在已经溃不成兵,又如何慰问呢?慰问谁呢?自然是心灰意冷。无奈刘承祐又骑马回城,一看城上人头齐动,军旗飘飘,军旗下一员大将乃是刘铢。刘铢为人刚暴,刘承祐深知其人,原为永兴军节度使,加校检太师、同平章事,是一个有名的酷吏。当时北方与南方吴越通商贸易,但刘铢是对百姓过期不交税者,让地方官任意征收,不加限制。对于横征百姓税赋者不追不问,因此百姓都为之叫苦不迭。刘铢用法极刻,对百姓先问年龄多大,然后就打多少杖,称之为“随年杖”。又每人互打,称为“合欢杖”。因此刘承祐才把他撤掉,让符彦卿代替他。当时刘铢服从了皇上的命令,因为他看见有禁兵,害怕如果不服从,将会被禁兵收拾。现在京城危机,他又乘机出面,一见皇上自然免职旧仇涌上心头。刘承祐在玄化门外看了看城楼上的刘铢,刘铢在城楼上也看看刘承祐。城门紧闭,刘承祐此时已是有城难回,走投无路了。
后来隐帝刘承祐又带领几人往北走去,一则躲躲乱兵,再则也想找个好的去向。于是刘承祐来到北郊的赵村,刚进赵村,还没等看清赵村里的情形,忽从背后刺入一刀,刺在刘承祐的后背上,刀从后入而刀尖已在胸前露出,原来是刘承祐的茶酒使郭允明下的毒手。刘承祐也不知是谁刺的一刀,早已坠落下马。皇上死后,郭允明也自杀身死。而原来的一些随从一见隐帝已死,也都各奔东西了。
后汉隐帝刘承祐死时是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终年20岁,做了2年多的皇上。后汉也就此而灭亡。
后来大将郭威带兵进入京师,放火烧毁宫殿,又允许士兵大肆掠夺。几天后,郭威带领百官在明德门朝见太后,请求立新君。太后又下令文武百官、六军将校,商议选择贤明,以承后汉大统。后来又立武宁军节度使刘斌为皇上,但此人远在徐州(今江苏徐州),又派冯道去迎接,不久又去人在路上把刘斌杀掉。十二月,契丹来侵略,郭威又带兵北征,于广顺元年(951年)在众将领推举下做上皇帝,从此开始了后周王朝。
刘承祐和刘知远什么关系
父子关系,刘承祐是刘知远的儿子,刘承祐是后汉隐帝,刘知远是后汉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