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许多朝代都十分重视刑罚,酷吏一般都是在这总环境下诞生,当然酷吏也有好坏之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吧。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1.张汤 2.义纵 3.李章 4.郅都  5.王温舒 6.宁成 7.周兴 8.来俊臣  9.商鞅 10.杜周

1. 张汤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张汤西汉时期有名酷吏,要知道西汉时期的刑罚非常严格,张汤就是其中严格执行的酷吏之一,张汤为官清廉俭朴,但从不畏惧达官显宦,只有有罪全部都要治罪,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

2. 义纵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义纵和张汤一样都是汉朝有名的酷吏,汉朝之所以强大,跟这些酷吏严格执法也有关系。

3. 李章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李章是中国历史上十大酷吏之一,以用刑狠而闻名,也是汉朝时期非常正直的官员,同时从不畏惧豪强的威胁。

4. 郅都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汉景帝时期的酷吏,这个时期民间治安非常好,尤其是在郅都治下,更是没有任何的小偷小盗,正是因为郅都一直施行严苛的刑罚手段,让坏人害怕。

5. 王温舒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王温舒可以说是一手打压了有权有势一批人的嚣张气焰,王温舒酷吏形象在达官贵人眼里就是恶魔的化身,但是在百姓眼里王温舒就是一个十足的好官。

6. 宁成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宁成是一位非常贪婪非常残忍的酷吏,因为手握权力,因此凭自己喜好折磨别人,宁成也没有好下场,最后被杀。

7. 周兴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周兴是武则天时期四大酷吏之一,也是武则天统治初期,维持政治统治最重要的一员酷吏,当时施行恐怖政治,但凡有反叛之心或者不忠于武则天的,都被周兴逮捕。

8. 来俊臣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来俊臣是武周时期有名的酷吏,来俊臣主要擅长打听情报和高密,因此许多大臣都是被来俊臣咬住,并且被冤枉入狱。

9. 商鞅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商鞅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大家都应该了解商鞅变法,但其实商鞅在早期就是酷吏出身,而在推行变法中惹恼了嬴驷,最后被指为谋反,受到了世界十大恶心刑法之一的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酷刑!

10.杜周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杜周严格执法,在武帝时期特别受到重用,同时杜周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干的官员,对于百姓非常关心,同时还有非常优秀的政治才能。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张汤是汉武帝最宠信的大臣,担任御史大夫,用法严厉。张汤从小就喜欢断案,父亲死后就子承父业担任长安吏。后来张汤当了廷尉后知道汉武帝喜欢儒家学说,断案的时候就会依附儒家观点,而且对于诸侯谋反的几件案子都能穷追到底,所以深受汉武帝宠信。张汤性格喜欢嫉妒,做事也不绝对公正,但是他对待贫贱的兄弟都很好,还常常拜访三公,丞相公孙弘就多次赞扬他。后来张汤被牵扯进一件案子,这个案子过程曲折,张汤算是一个清廉的官,但是最后却被扣上了一个贪污的罪名,张汤就自杀身死了。

一、张汤之死

张汤是汉武帝信任的臣子,在汉朝出军攻打匈奴的时候,山东正好遇到了水涝和干旱的天灾,百姓都流离失所,必须依靠政府的补助才行。当时汉朝内外忧患,国库空虚,张汤接受了汉武帝的旨意铸造银钱和五铢钱,还垄断了天下的盐铁经营权。因为盐铁是非常有市场的,朝廷垄断了盐铁经营权就有了更多的收入。那时候张汤非常受到皇帝的宠信,与汉武帝谈论公事的时候经常错过饭点,连丞相的事情都由张汤处理,丞相如同虚设。

《史记·酷吏传》:“会浑邪等降……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

汉武帝也对张汤宠爱到了一定的地步,张汤生病的时候汉武帝亲自去看望。后来张汤因为陵园一案与丞相庄青翟有了嫌隙,丞相手下有三长史,分别是朱买臣、王朝、边通。这三个人正好和张汤有仇,因为张汤兼任丞相的职务,虽然张汤不是丞相,但是权势远在丞相之上,张汤就常常欺压三长史,所以他们想要帮庄青翟出这口气。

于是他们派人逮捕了张汤的朋友田信,说张汤向皇帝请奏政事的时候,会先透漏消息给田信。因为张汤帮助汉武帝打理国家的财政之事,所以经常会提前知道一些安排,于是田信就会通过张汤囤积取利,然后再和张汤平分。

《史记·酷吏传》:“汤且欲奏请,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他奸事。”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汉武帝知道了这件事,就叫来张汤问话,张汤不认错。这时另一位酷吏减宣上书禀告了张汤犯法的事情,汉武帝认为张汤并不是一个干净的人,于是派八批使者问张汤的罪过,但是张汤就是不认错,后来汉武帝派赵禹审问张汤,赵禹劝说张汤自杀,于是张汤自杀而死。

二、案中案

张汤的这个案子非常复杂,在张汤的死因背后,不仅仅只有“贪污”这一项罪名,其中牵扯的案子还有很多。张汤与丞相庄青翟的嫌隙,就是其中一个案子引发的。

陵园案

张汤做御史大夫的时候,有一次有人偷挖了汉文帝陵园中的殉葬钱,当时的丞相是庄青翟,因为汉武帝时期丞相换的频繁,公孙弘去世之后,李蔡任相,后来才到庄青翟。庄青翟一听这个事是大事,赶紧和御史大夫张汤商量,要去汉武帝面前认错,于是两个人就去见了汉武帝。到了汉武帝面前的时候,张汤突然后悔了,心想,巡视陵园的任务本来就是丞相的,丞相应该每个季度都去巡视陵园,出了事应该是丞相负责,和我御史大夫有什么关系?

《史记·酷吏传》:“至前,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于是庄青翟认错之后,张汤拒不认错。汉武帝就命令御史去查这个案子,张汤正好是御史大夫,所以就接手了这个案子。张汤原本就严明律法,不曾心慈手软,所以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判庄青翟的过错。庄青翟特别担心自己出事,这下三长史就出场了。他们告发张汤以权谋私,引起汉武帝对张汤的怀疑。

李文案

张汤这场陵园案还牵扯出一桩“李文案”。御史中丞李文与张汤有过节,他就从宫中的文书里找张汤的失误,看有什么罪名能够安在张汤头上。这时张汤有个关系很好的下属叫鲁谒居,他发现李文的预谋了,就想帮张汤除掉李文,于是就给汉武帝一封匿名信告发李文的坏事,而这个事正好是张汤处理,所以张汤就把李文杀了。而且他也知道这个事是鲁谒居帮他办成的,在汉武帝问他李文的事情的时候,张汤假装不知道真相,隐瞒了鲁谒居。

《史记·酷吏传》:“河东人李文尝与汤有郤……此殆文故人怨之”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后来鲁谒居生病,张汤就去看望他,亲自为鲁谒居按摩脚。这件事被赵王知道了,赵王刘彭祖也和张汤还有鲁谒居有过节,因为赵国本来就以冶炼为主要职业,但是张汤却垄断了盐铁铸造权,赵王就到中央与中央铸铁的官员打官司,但是每次张汤都偏向中央的官员,打击赵王,而且鲁谒居也曾检举过赵王。赵王一直找机会向他们报仇,知道了张汤为鲁谒居按摩的事情,就立即上书告他们密谋坏事。

《史记·酷吏传》:“谒居尝案赵王,赵王怨之”

这件事交给廷尉处理,但是鲁谒居病死了,这个事情就牵连到鲁谒居的弟弟,鲁谒居的弟弟就被关在导官署。张汤曾到导官署审理别的囚犯的时候看到了鲁谒居的弟弟,心里很想帮他,但是又不能被人看出纰漏,所以表面上对鲁谒居的弟弟很冷漠,实际上是想暗中帮助他。但是鲁谒居的弟弟不知道张汤心里所想,以为张汤不管他了,一怒之下就告发了张汤与鲁谒居用图谋不轨的阴谋告发李文的事情。

《史记·酷吏传》:“谒居弟弗知,怨汤,使人上书告汤与谒居谋,共变告李文。”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这件事交给了减宣处理,正巧减宣和张汤也有不愉快,减宣接了这个案子之后把它查的水落石出,但是减宣没有立即向上禀告,想必在等一个最佳时机。在三长史告发张汤的时候,减宣也告发了张汤与鲁谒居的不法事迹,汉武帝对张汤彻底怀疑。

三、以死杀人

汉武帝审问张汤的罪过的时候,张汤还拒不承认,后来汉武帝派赵禹来审问张汤。赵禹见了张汤的时候,责怪的说:“皇上怎么能不知道真相呢?只不过皇上不好办理罢了。皇上心里的意思是想让你自杀,你又何必多加解释呢?”张汤听了这话,明白了自己已无退路,但是临死之前还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上面说:“张汤没有半点功劳却位列三公,都是陛下宠幸的结果,我无法推卸责任。但是害死我的人是三长史。”写完张汤就自杀了。

《史记·酷吏传》: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遂自杀。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汉武帝时期头号酷吏张汤

张汤这一封临别留言让汉武帝怀疑,张汤死后他的兄弟和孩子都想厚葬张汤,但是张汤的母亲却说:“张汤是皇上的大臣,因为遭受诬陷而死,又何必厚葬?”于是张汤就简单的下葬了。张汤死的时候家里只有五百金,都是汉武帝的俸禄和赏赐,所以张汤算是含冤而死,根本没没有以权谋私。汉武帝知道后,说了一句:“没有这样的母亲生不出这样的儿子。”于是汉武帝追究此案,将三长史都杀了,释放了田信,丞相庄青翟也自杀了。

《史记·酷吏传》:天子闻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

张汤的死亡究其根本都是张汤树敌太多的结果。庄青翟、三长史、减宣以及赵王和李文都是因为和张汤有仇才落井下石。但是张汤受到诬陷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为张汤求情,难道不是说明张汤树敌太多的结果吗?张汤执法严格,从不懈怠,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平民百姓都指责张汤,连主爵都尉汲黯都说:“要是按照张汤这么执法的话,百姓都并拢双脚不敢迈步,眼睛都不敢直视前方了!”所以张汤在朝堂上一定是树敌非常多的。

总结

张汤虽然是一名酷吏,但是为官很廉洁,汉武帝在张汤死后非常惋惜,把张汤的儿子的官职晋升来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汉武帝时期实行严酷厉法,张汤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酷吏,张汤曾经因为大司农颜异与自己的政见不统一,在别人和颜异谈论朝廷政令不足之处的时候,颜异只是嘴唇微微动了一下,就被张汤以“腹诽”的罪名处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张汤当初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颜异,最后祸患也降临到了自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