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了解三国历史不外乎两本书,一本是陈寿先生的《三国志》,一本是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前者是历史学专著,在叙述一件事或者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引用很多渠道的权威记述,很少加个人主观评价。后者是大杂烩,也就是把在故事里掺和点史料,完全用个人感情代替历史事实。

比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曹操是个中性人物,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是个大智大勇的英雄人物。可到了罗贯中笔下,曹操就是一个大坏蛋。

因为罗贯中写的是小说,要有正派反派,为了突出刘备对汉朝的忠心,必须把曹操描写成大奸臣;用曹操的孬衬托刘备的好。就跟我们现在的电影一样,反派人物都是头上生疮、脚底板流脓,怀透了。正面人物都是根红苗正、无可挑剔、十全十美的高大全。一句话,脸谱化。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不过三国中关于董卓这个人的描写,和历史上真实的董卓没有太大出入,董卓是个残暴的家伙,但罗贯中至少把董卓的坏放大了一倍。

首先董卓不是一个只会使坏的人。

董卓跟曹操和刘备一样也会笼络人心,也会结交朋友,还非常豪爽。很会团结少数民族,没有搞大汉族主义,经常去羌族人那里串门,加深感情。羌族人很大方每次对董卓的到来都盛情款待,而羌族兄弟们回访的时候,董卓也不含糊,杀猪宰羊,让大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羌族伙伴们对董卓的豪爽敬佩得五体投地,过了几天给董卓一个惊喜,赶着牛羊来到董卓家里,不由分说,丢下就跑。

董卓后来初出茅庐,立下战功被朝廷赏赐许多绫罗绸缎,董卓二话不说全都分给了自己的小伙伴儿,让他们分享胜利果实。

董卓不是愣头青。

黄巾起义爆发,义军势如破竹,皇帝惊恐万状、急招董卓解围,董卓二话不说上马就走,皇帝也够意思,提拔他为河东太守和中郎将,此战董卓并没有完成任务,被朝廷降职处分。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但董卓没有沉沦,没有自暴自弃,在被免职后,回到老家对队伍进行整顿,总结经验教训,让士兵苦练杀敌本领。

功夫不负有心人,董卓从严治军得到回报,在后来的陇西平叛中,朝廷6路大军5支都吃了败仗,唯有董卓得胜而归。

护驾有功,独断有罪。

不久汉灵帝去世,汉少帝继位,野心家们蠢蠢欲动,宦官和外戚斗争白热化。国难当头,董卓出面力挽狂澜。宦官发动政变劫持了皇帝,董卓带兵赶到解救出汉少帝,把他安全送到宫中。

如果没有董卓,汉少帝的安危难说,可以说,董卓立了一个大功。

但接下来董卓开始骄傲起来,得意忘形,借着自己崇高的威望夺取了朝中大权,把皇帝不放在眼里,抛弃了民主集中制,一手遮天搞起了独断。这时候董卓居功自傲目无皇帝,犯下了原则性错误。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而且董卓的西凉兵士兵来源就有问题,都是些没有文化,生性野蛮,政治思想不过关,有组织无纪律的混混和痞子。因此军纪不严,有扰民现象,也有违纪现象,但董卓对军队没有放纵,对军队也没有失控。违纪和违法行为只是小范围的。

可是董卓胁迫汉少帝迁都长安的时候,董卓的军队违纪违法现象确实开始多了起来,军纪不严的弊端暴露无疑,甚至到了失控的地步。军队撤退时的暴行,成为董卓抹不掉的人生污点,也为自己后来的悲剧埋下祸根。

《汉书》记载:"卓部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又收诸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

汉书的作者是东汉的史官,对于胁迫皇帝迁都的董卓肯定恨之入骨,但掘坟墓、抛尸骨的记载没有看到,可见有很大可能是罗贯中老先生为了画面感虚构的。

董卓并不是个魔鬼,还很有趣。

董卓跟皇甫嵩曾经是战友,过去打仗时的级别一般高,后来董卓调离,自己的队伍被皇甫嵩收编,把董卓气得嗷嗷叫。后来董卓成了权倾朝野的人,皇甫嵩前去拜见,董卓嘚瑟起来,问皇甫嵩:还神气不?皇甫回答:当年有眼不识泰山。董卓说:那是,小麻雀怎么会知道大鹏的志向啊。皇甫嵩也幽了一默:当初我们都是大鹏,但现在您成凤凰了。

董卓哈哈大笑:早这样说就对了,那就不让你行礼了。

还有一个说法,说董卓见到皇甫嵩得意地看着他说,你心里害怕不?皇甫嵩说,您是个好领导,执法公正,大家都不怕你,我为什么要害怕。如果您要是个昏庸、残暴的领导,天下人都会怕您,我也不会例外。

一番话说得董卓羞愧难当,对皇甫嵩变得友好起来。

董卓也不是一言堂。

董卓独断专行的时候,也能听得进手下规劝。

董卓想废掉汉少帝另立傀儡的时候,大臣卢植出面反对,话说得很难听,那意思是说你这样做是图谋不轨,有野心。董卓勃然大怒想给卢植点颜色,但被手下蔡邕劝阻。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董卓清除异己、不择手段,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也不是不顾一切,还是有所节制的,能够放过异己分子和敌对势力,之一的就比很多人强,说明他还是有点胸襟的。因此董卓死后,蔡邕非常悲痛,蔡邕是蔡文姬的老爸,蔡文姬是个文学家,被郭沫若写话剧《蔡文姬》歌颂过,能被蔡邕留恋的人可见也不是一无是处。

总之,董卓是个坏蛋,但历史上的董卓也不像罗贯中写得那么坏。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

没有成功,但影响还是有的,也迫使董卓撤离长安了。

其失败的理由,当时的曹操就总结的很清楚了,曹操的诗歌里有表述。

蒿里行 

作者: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第一、十八路诸侯各怀私心,难以统一行动。大家在电视剧或者是小说中也都看到了,这十八路诸侯又是设坛,又是歃血为盟,立誓共扶汉室,可等到真一打起仗来,往往各怀私心。本来孙坚先去打头阵,鲍信怕孙坚得了头功,命其弟先超小路到虎牢关下叫阵,被华雄斩杀。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孙坚在虎牢关下进军还算顺利,袁术却害怕孙进得了大功,听信谗言,不给孙坚粮草,孙坚惨败。孙坚杀进洛阳,意外得了传国玉玺,自己也就有了称帝野心,带着传国玉玺也就先回江东了。董卓挟持天子百姓,迁都长安,曹操想请众诸侯一起追杀,被袁绍拒绝,自己去追杀时,又险些丧命。如此各怀私心,又怎么能够成功?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第二、董卓占据地利,手下拥有良将,诸侯很难对抗。大家都知道,董卓占据洛阳,本身就挟持天子,又有虎牢关、汜水关这等险要。诸侯虽有重兵,但想要攻取这些险要之地,也是很难的。而且诸侯攻打董卓投鼠忌器,天子在董卓手里,诸侯一旦攻打董卓急了的话,董卓可能会伤害天子,这也是诸侯害怕的。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董卓手下还有吕布、华雄等良将,李儒、贾诩等谋士,更兼西凉精兵二十多万,而诸侯虽说兵马比董卓要多,但是很难协同一致,遇到董卓这等精兵良将的势力,也就只能落於下风了。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第三、诸侯中各自提防,难免就没有人想做第二个董卓。就拿袁术猜忌孙坚,为什么没有给孙坚粮草,正像那进谗之人说的那样,孙坚是江东猛虎,若是孙坚杀进洛阳,恐怕就是第二个董卓,这个人也没有完全说错,孙坚杀进洛阳,一得了传国玉玺,也就有了称帝的野心,由此可见,诸侯中想做第二个董卓的人大有人在,如此,又怎么能成功呢?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什么没有成功?龙皇就解说到这里。欢迎关注龙皇读书,每日为您奉献最新鲜的读书话题,再见!


董卓的历史评价

董卓一生残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王粲:昔大人见临洮而铜人铸,临洮生卓而铜人毁;世有卓而大乱作,大乱作而卓身灭,抑有以也。

郑泰: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餍。

盖勋: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贺者在门,吊者在庐,可不慎哉!

荀彧: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

荀攸:董卓骄忍无亲,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

蔡邕: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

王允:卓,国之大贼,杀主残臣,天地所不祐,人神所同疾。

皇甫郦:昔有穷后羿恃其善射,不思患难,以至于毙。近董公之强,明将军目所见,内有王公以为内主,外有董旻、承、璜以为鲠毒,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县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孙权: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劫夺国柄,始於董卓,终於曹操,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陈寿: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刘渊: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寻。

陆机:远惟王莽篡逆之事,近览董卓擅权之际,亿兆悼心,愚智同痛。

裴松之:桀、纣无道,秦、莽纵虐,皆多历年所,然后众恶乃著。董卓自窃权柄,至于陨毙,计其日月,未盈三周,而祸崇山岳,毒流四海。其残贼之性,寔豺狼不若。

范晔:董卓初以虓虎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夫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缙绅,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呜呼,人之生也难矣!天地之不仁甚矣!

常璩:汉末大乱,雄杰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董郡,众动万计,叱咤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

李世民:至如赵高之殒二世,董卓之鸩弘农,人神所疾,异代同愤。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了吗(董卓的历史评价)

高适:董卓地兼形胜,手握兵钤,颠而不扶,祸则先唱。兴晋阳之甲,君侧未除;入洛阳之宫,臣节如扫。至乃发掘园寝,逼辱妃嫔。太后之崩,岂称天命!宏农之废,孰谓人心?敢讽朝廷,以自尊贵;大肆剽虏,以极诛求。焚烧都邑,驰突放横。衣冠冻馁,倚死墙壁之间;兆庶困穷,生涂草莽之上。於是天地愤怒,鬼神号哭。而山东义旗,攘袂争起,连州跨郡,皆以诛卓为名。故兵挫於孙坚,气夺於袁绍。僭拟与服,党助奸邪,驱蹙东人,胁帝西幸。淫刑以逞,有汤镬之甚,要之糜烂,刳剔异端。乃谓汉鼎可移,郿坞方盛,殊不知祸盈恶稔,未或不亡。故神赞允诚,天假布手,母妻屠戮,种族无留。悬首燃脐,遗臭万代,骨肉灰烬,不其快哉!

刘知几: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

苏轼: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钱时:卓,诚巨奸,无所逃罪也。若真能感悟自悔,其非收召诸贤,倾心委倚,使朝廷之上一变而为君子之规模,宗社奠安,海宇清晏,不特身免刑戮,亦可长保禄位。盖愆补过,尚庶几焉而卓则不如是也。呜呼!亦愚矣。

郝经:①卓为羿莽而奸计不足,其暴戾淫虐过之……自昔国亡驱除之际未有若斯之乱且酷也。②召戎起衅。运极厄防。祲塞风饕,虎跃鲸沛。逆鈇淬日,凶锋扫孛。翻覆宗社,废立君主。血蔑咸京,金盈郿坞。岩岩公师,烈烈尚父。虽伏天诛,竟委皇纲。

罗贯中:①董卓迁都汉帝忧,生灵滚滚丧荒丘。狗衔骸骨筋犹动,乌啄骷髅血尚流。郿坞追魂凭李肃,宫门取命有温侯。奸雄已死戈矛下,直到如今骂未休。②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丁耀亢:卓近羌,粗勇无人理。当时不内召,直一番将耳。汉鼎将移,如篱落不牢,而虎狼入之,遂以成荼毒弑废之祸。及坞守虏,自谓大事不成则退以自老,何异曹爽不失富家翁之言?真一粗莽蠢之物耳!燃脐达旦,脂膏自煎,何快也!

蔡东藩:山东兵起,董卓遣将出御,未闻败衄,而忽议西迁,意者其即由贼胆心虚,有以慑其魄而夺其气欤?然于伍孚行刺,则杀之;于周毖伍琼之进谏,则亦杀之;于袁隗袁基之有关绍术,则又杀之;穷凶极恶,何其残忍乃尔?且屠戮富人,焚毁宫室,二百里内,不留鸡犬,虽如秦政项羽立暴虐,亦未有过于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