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是真的吗
是不是真的,已经无从考证了,只是知道孔融让梨不存于正史。
“孔融让梨”是一则历史故事。内容如下:孔子的20世孙孔融4岁时,与兄长共食梨。孔融拿了最小的那个,人们问他原因,孔融答:“我是小儿,应该拿最小的。”
这则故事经改编后收录小学教材,意在培养小孩子的谦让精神。寓意不错,但这则故事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如果把真、善、美建立在一个可疑甚至虚假的故事上,它的说服力要大打折扣。比如华盛顿的“落樱神斧”、爱迪生的“镜子无影灯”,都曾收入教材,但它们都成了笑话。“孔融让梨”会不会也是一碗“假鸡汤”?
必须要说明,“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不存于正史。唐朝高宗之子李贤为《后汉书》作注,引用了《融家传》的一则故事,也就是“孔融让梨”。《融家传》是本什么书,何人所作、何时成书,现在无人知晓。只从这名字看,是孔家后人所修的家传。这种家传,没有权威性。那么从孔融的事迹看他有没有可能让梨呢?
有文才却做不成事
孔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志大才疏、不通事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所说的一番话正是为他量身订做:“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简而言之,是个腐儒。
志大才疏
孔融志大才疏并非我说的,而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所说。原文是:“融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这里的才,自然不是文才,而是处理事务的能力。孔融为北汉郡太守。孔融在北海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好像要大干一场的样子。但是黄巾军从冀州至北海郡,孔融带人截击,被黄巾军击败,收拾残兵退守朱虚县。
不久后,黄巾军又来,孔融屯兵都昌。黄巾军把都昌困,孔融束手无策,只能派太史慈去请刘备。刘备派三千人过来击退黄巾军。这可以看出孔融带兵打仗的能力实在就是个渣。
不通事务
刘备离开之后,袁绍的儿子袁谭又来进攻。激战之后,孔融的部下只剩下数百人。袁军箭矢如同雨点射来,将士在浴血拼杀。而此时,孔融在做什么?在读书谈笑。半夜,袁军破城,孔融逃走,妻子儿女都被袁军俘获。
大敌当前,谈笑自若,不是胸有成竹,就是没心没肺。孔融显然是后者。如果把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闲暇时间读书谈笑,那叫领袖气度;可是明明束手无策,将士前方拼命,自己后方读书谈笑,只能说做作(装X)且冷血。
腐儒
志大才疏、不通事务,不就是腐儒的标志吗?自以为只要读通“圣人经典”就无所不能,看不起实际做事的人。就似后世的东林党,看似大义凛然其实误国害民。这些腐儒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非常在意“圣人所言“、”经典所书“,而不知变通。这种性格的养成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他小时候父母必然教他学习”圣人经典“。孝悌,正是圣人所推崇;《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从这点看,孔融在父母的教育下4岁让梨倒是很有可能。我们再从孔融的家庭看是否如此。
一门争死
孔融15岁时,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得罪宦官侯览,又被乡人诬告,遭到通缉。张俭来到孔融家中躲避,正好孔褒不在家。张俭因为孔融年幼不告诉他实情,孔融看到张俭神色慌张,便说:“兄长在外,难道我不能做主?”于是留下张俭。后来事情泄露,张俭逃掉了,孔融和孔褒被逮捕。收留张俭的人是死罪。孔融说:“是我收留的,应该连坐我。”孔褒说:“张俭是来求我收留,不关弟弟的事,应该杀我。”他们的母亲也来了,说:“我是家长,应该杀我。”一门争死,郡县官员不能决断,朝廷下诏,杀了孔褒。
这种家庭,非常符合儒家兄友弟恭、父(母)慈子孝的标准,教育出4岁让梨的孔融也不奇怪。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不存于正史,但还是很可能真的发生过。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假的,下面详细介绍。
孔融为什么弑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孔融并没有弑母。这是因为孔融嘴无遮拦,与曹操政治立场不同从而被曹操借着不孝的罪名所杀害。
2、在汉献帝继位后,孔融担任北海相。建安元年(196),袁绍之子袁谭攻北海,双方激战半年之久,战士仅剩数百人,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孔融无计可施,只顾读书,最后城池被攻破,他只管一人逃脱,不顾妻儿被袁谭所掳。
3、孔融散布不孝言论。曹操是以”孝”、”义”治理天下。而孔融不但不顾妻儿的性命,还公开对外说:“父母没有什么可亲的,对父亲来说,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情欲;对母亲来说,肚子不过是容器,孩子只不过是暂时寄存在那里而已,孩子生出来了和容器就没有关系了”。
4、后来曹操打败袁绍,让曹丕纳了袁熙的妻子甄宓,孔融又讽刺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知道这个典故,问是哪里记载的?孔融说,是我按照今天的事情推算的。
5、因为孔融后期的言行影响到曹操,成了曹操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必须把他除掉。所以曹操顶着巨大的压力,冒着各种舆论的谴责,借着孔融不孝的罪名,将其除掉。
孔融的成语故事
除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外,孔融还有着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叫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孔融是多么的聪明和机灵,或许是成王败寇的原因吧,孔融在后世人们心中的美誉也没有那么浓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