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为什么敢称帝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此时的国家已经是民不聊生,千疮百孔。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早已腐朽的朝廷无力对抗,只得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致使各地军阀拥兵自重。
面对早已没落的东汉朝廷,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想在此时一统天下。但此时朝廷虽没落但民心向汉,因此没有一个人敢贸然起兵造反。如果有诸侯在此时称帝,那便是给了其他地方势力联合镇压称帝之人的正当理由。
但唯独有一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立门户,率先称帝,此人就是割据淮南的袁术。而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天命难违,有舆论支撑
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刘协迎入许昌。当时的汉献帝被看做是一个不详之人,谁碰谁倒霉。但是曹操为了争取民心,率领大军到洛阳将汉献帝接到自己的范围之内。袁术得知此事,很受刺激。一是担心曹操奉了天子,各地诸侯有所忌惮,曹操势力会再次扩大。二是自己出身名门望族,如今地盘大,实力足,黄巾谋反时起兵救驾时积累了不少人气,如今怎可能让曹操得势。
东汉时期奉行五行继位思想,而袁术又与天命相符,有了宗教信仰的支撑袁术自然蠢蠢欲动,而此时孙策又将传国玉玺献给了袁术。自古皇帝继位之时,自有天师来占卜命运。袁术也不例外,河内人张鮍为袁术算命,称袁术有皇帝之命。天将降大任于袁术也,天命难违的袁术称帝的心思更加的坚定了。
第二:出身贵族,人脉丰富,会搞外交
袁术出身于名门望族,袁家四代人,每一代中都有三个人是朝廷重臣,称得上是天下之望族。因此时代结交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出身在这样一个家族之中,袁术自然有良好的人脉关系。
此时的东汉除了曹操,还有吕布、刘备、刘表、刘繇四人。但提起这四人都与袁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先说吕布,吕布和袁术时战时合,为了拉拢吕布,与他结为盟军,袁术还对吕布提出了联姻,让自己的儿子娶吕布女儿为妻;再说刘备,当时的刘备在局势之下实力最弱,被袁术打败后,又打不过吕布,因此被赶到了徐州之外;刘表虽然是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已经控制了荆州范围,但是因为内部问题层出不穷,刘表此时分身乏术,无暇顾及外敌。最后刘繇呢,早就被袁术麾下小弟孙策打败,逃到了丹徒。
在这样的外部形势之下,为袁术称帝奠定了基础。
第三:为人侠气,有人格魅力
外部环境已然无忧,就差内部环境了。
袁术集团就像是一个联盟,他同曹操、刘备、孙权都有所不同,曹操是四处招贤纳士,刘备是拉帮结派,孙权则是家族企业,但袁术善于根据自己的利益寻求其他势力,进行联盟。
虽然袁术出身显赫家族,但很多名士都去了哥哥袁绍处,好在袁术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拉拢了很多地方势力。袁术出了名的脾气差,因为自己是家中嫡出便经常辱骂庶出的哥哥袁绍。曹操认为刘备是英雄,可袁术却当他为草芥,更是说下“在有生之年,不知道有刘备这个人”。正是这样一个有个性突出的人,在乱世之中被称为侠气之人。拥有侠气的袁术结交了不少盟友,因此在他的战斗中经常能看到各种地方的力量。正是这种能够调动各方势力的能力,才得以让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袁术称帝。
四:这对我们职场人士的启示
由于历史原因,袁术称帝虽然时间并不长,但他称帝的故事足以留给后人很多启发。放在今天,如同我们职场中的每一个人,比如想要升职,就应该如袁术称帝般权衡自己的条件是否已经达到可以达成意愿的时候。
第一,要有激发坚定的信念。
袁术称帝前不管是曹操迎天子的策略,还是与天命相符,都是刺激袁术想要称帝的原因。在职场中,想要升职,一定有一个足够强的信念支撑我们向上级领导提出想法,也可以支撑我们为了既定目标而努力前行。
如果没有树立足够坚定的信念,在寻求意见之时,就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想法左右,也很容易在与上级提出想法时候显得不自信,从而无法在领导面前自信的承诺能够担当重任。拥有坚定得信念,才足以让我们努力朝着自己得目标前行,不为其他所动摇,遇到阻碍也能够有足够得信心跨过障碍。
第二,要有内、外部条件。
袁术可以称帝是因为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内外部情况,外部无外敌之忧,内部有盟军,实力足够。我们有了升职的想法时,也应当仔细分析内外部条件是否已经达到必要的条件。分析外部条件,是否对要争取的职务有清晰的了解?是否还有其他竞争对手?如果有竞争对手,就需要详细掌握他们的信息,分析利弊。
分析内部条件,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所要争取的职务?对于争取这个职务有何利弊?是否有其他领导支持自己?可否争取其他领导推荐自己。
当内外部条件都具备的时候,那升职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展现个人魅力
袁术可以争取了很多盟友和支持者,是因为他的侠气,他的个人魅力。在职场中越是高职位,越是考验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调度统筹能力。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可以在职场中增光不少,也可以给自己赢得更多得拥护者和支持者,在处理工作之时,便可以得到很多得帮助。
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个人魅力是决定第一印象好坏的重要因素,但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依靠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时刻建立并保持自己独立思考、严格自律、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袁术的手下的谋士和武将
袁术的谋士主要是阎象、袁涣、杨弘等,手下大将主要是孙坚,孙策,吕布,纪灵、张勋、桥蕤等。
1、阎象:东汉末期人物,袁术的主簿。献帝兴平二年(195),手执玉玺的袁术要称帝时,问于部下,只有阎象引用周文王虽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还向殷称臣的故事进行劝谏。却未被采纳。
2、袁涣:袁涣早年曾任郡功曹,后被公府征辟,相继被举为高第、秀才。汉末战乱时,袁涣流寓江淮一带,初为袁术所用,后投吕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率兵剿灭了吕布,袁涣又转投曹操,拜沛南部都尉,后又任谏议大夫、郎中令等职,在任上尽心尽责,以敢谏直言称名。
3、杨弘:袁术之长史。术暗有称帝之心,乃回书推托不还玉玺,急聚弘、张勋、纪灵等商议,弘献计攻刘备。后术败回淮南,遣人往江东问孙策借兵报仇不成,怒欲伐之,弘力谏方止。术为众诸侯所围,弘进坚守寿春之计,术从之。演义当中误为杨大将。
4、纪灵:是东汉末年袁术帐下将领,勇猛非常,曾奉命率军攻打小沛的刘备,在吕布辕门射戟的调停下撤兵。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派遣纪灵等领导步骑三万人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领步兵一千人、骑兵二百人前往救援刘备。吕布到来后双方停战,吕布邀请双方赴宴并施展“辕门射戟”,技惊四座,纪灵和刘备同意撤军。
5、张勋:张勋是东汉末年军阀袁术麾下的重要将领,袁术称帝后的大将军。统帅二十万大军与吕布军交战,但是大败而回。
6、桥蕤:袁术麾下大将,为袁术开拓地盘立下了一定战功,后被曹操军击破身亡。《演义》中桥蕤为袁术伐吕布七军第二路大将军,桥蕤居左,桥蕤一军取小沛。后曹操讨袁术,桥蕤在寿春与曹操军大战,被夏侯惇所杀。
袁术的势力范围
袁术占据了富庶的南阳、汝南和江淮一带,地盘虽然不大,但人口众多,钱粮充足。南阳是东汉第一大郡,汝南是第二大郡,哪一个都能顶其他地方一个州。袁术鼎盛时期占据扬州、豫州、司隶和荆州一部,是南方名副其实的霸主。
袁术鼎盛时期有军队17万,是当时所有军阀中军队最多的。当时曹操控制了大半个中原兵力也不过4、5万,赤壁之战时刘备和孙权兵马加起来才不到七八万,袁氏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袁术是南方阵营的老大,和公孙瓒、陶谦结盟,可以说影响着半个中国。江东孙家那么厉害,长期在其帐下效力,孙坚是袁术手下头号打手,孙家正是靠着攀附袁术这棵大树起的家。
当时唯一敢和袁术叫板的就是他一直看不上眼的兄长袁绍,如果二袁和睦的话,只要哥俩大吼一声:还有谁不服。估计各路军阀没有一个敢吱声。可惜,二袁相争,让他人坐收渔利,袁家错失天下。袁术死后,曹操、孙坚、刘备拼命去抢地盘,争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