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生平简介

范增是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著名政治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项羽谋士。居(今安徽桐城南)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前208),范增投奔项梁,陈明利害,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以从民望。后归属项羽,为其主要谋士,封历阳侯,尊为亚父。汉元年(前206),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因项羽优柔寡断,项伯从中干扰,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并削弱其权力,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是居(今中国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范增生平简介 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范增和张良历史上谁厉害)

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趁机消灭刘邦以绝后患,但没有被采纳。刘邦后来赴鸿门宴,范增几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又让项庄舞剑,想寻机刺杀刘邦,又因为项伯也出来舞剑从中作梗,除掉刘邦的计划落空,最后刘邦逃脱。后来,刘邦被困在荥阳(今中国中部河南荥阳东北),项羽胜利在望时,没想到刘邦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范增受到项羽猜忌,遇事不再和他商议,范增一气之下辞官回乡,但走到半路就病死了。没有了范增的辅佐,项羽终于兵败,自刎于乌江。


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范增对事件的穿透能力,在当时绝对是一流的,他能通过表象,一眼看穿本质。比如,对陈胜失败的原因,他认为义军缺少一面旗帜,导致队伍后劲不足,缺乏统一人心的标杆。所以他建议项梁,拥立楚王之后,让天下人统一到一面旗帜之下。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建议确实起到了作用,项梁借着楚怀王的名义,和先祖项燕的名望,队伍迅速发展。虽然他的这个计策,也给项羽后期如何处理楚怀王这个累赘,带来大麻烦,但不能否定范增的眼光独到,顶多说范增看到了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完美。

在看待刘邦的问题上,范增也表现出了他的敏锐。他能通过刘邦抢先入关,并在关中秋毫无犯的举动,嗅觉到了刘邦不安分的气息。所以,他直言项羽,未来对你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个刘邦,赶紧除掉。

这两件事都说明,范增的洞察力非常强,七十年的生活历练,没有辜负他“好奇计”的大名。

2.范增长于决断杀伐果决

范增如果是单位一把手,绝对是个好的决策者,他所表现出来的决断能力,和果决的杀伐,一点老人家的暮气都看不到,而是充满冷峻、刚毅和霸气。

一般情况下,谋士之所以只能做谋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谋士往往看到问题所在,却没有贯彻执行方案的领导素质,我们在范增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气质。

范增生平简介 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范增和张良历史上谁厉害)

比如对待刘邦,他坚决主张从肉体上消灭,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项羽动手,项羽犹豫不决时,他干脆越俎代庖,布置项庄上场,行刺失败后,气得大骂项羽。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范增又不是一位好的谋士,喜欢越位行事。

3.范增缺少仁爱和价值取向

项羽一生中,没少留下违背道德的杀伐行为,比如坑杀二十万秦军、祸害关中、谋害楚怀王等,这些事件中,丝毫没有看到范增站出来说半个不字。尤其是楚怀王之死,按理来说,楚怀王是范增力主拥立,他应该对这件事有所表态。没有反对意见,就表明范增是项羽这些行为的支持者!

所以,后世不少史学家认为,范增有价值取向的问题。其实也不奇怪,范增的表现足见他就是一名纵横家,一切为目标服务,善谋断,不受道德约束,跟儒家就不是一类人。

4.范增短于识人和自省

范增最大的能力短板,就体现在识人和自省,这一点基本是史学家们的共识。

范增一边大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一边还是充满期待地辅佐他,一边受着气,一边又忍气吞声为他出谋划策,从根子上讲,他还是不能看透项羽的本质。

同时,范增对自己也缺乏必要的自省,明明是一个谋士,偏要替项羽决断,明明年事已高,偏偏执着于靠不住的功名。所以,包括蔡东潘、苏轼在内的史学家,都指责范增在这方面的“鄙陋”。

范增与项羽的关系到底如何?

表面上看,项羽对范增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和信赖,对他以“亚父”相称,其实这都是表象,和后人的误解。

1.“亚父”的称谓是尊敬,但是不代表信赖

后人一看到“父”,就误以为项羽以“父”称之,就一定表示项羽拿范增当爹,其实是误解。“亚父”直接翻译过来应该是“老爹”,是指对年长者的尊称,一种泛概念称呼,而不是特指,就相当于今天,你称呼身边熟识的老人家为“某老爹”一样,没有特别含义。

大概是范增曾经辅佐项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羽是范增的少主,所以,项羽的这个称呼,被附会了一些特别的亲近,但是无论如何,跟“父”的概念差得太远,更与信赖没有关系。

2.项羽没有把范增的建议当回事,也没拿范增当重臣

都说鸿门宴上项羽糊涂,不理解范增的一片苦心,其实站在项羽的立场,恐怕未必如此。项羽真的一点看不出来刘邦的威胁吗?如果是这样,他为何在分封刘邦的时候,煞费苦心地将他封在偏僻的汉中?

范增生平简介 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范增和张良历史上谁厉害)

项羽更关心的事其实是当下,而不是未来,当下是什么?灭秦以后,让所有的反王们,感恩戴德地回到封地。因此他不想起争端。虽然他手握大权,毕竟楚怀王才是名义上的共主,他首先要考虑,不能因为自己的极端手段,导致诸侯王彻底倒向楚怀王。

所以,只要刘邦表现出顺从,哪怕是表面的顺从,眼下不生事,项羽都可以容忍。范增考虑的是未来,完全不顾眼下,所以立场不一样,处置方法就有差异。不过,作为决策者的项羽,他没必要事事都对范增讲那么透,况且楚怀王是范增建议所立,项羽能说吗?

3.陈平的离间计得逞,表明项羽没有真正信任过范增

陈平的离间计其实不算高明,为何就起了作用?离间计离的是心,假如彼此之间没有裂痕,再高明的离间计都不起作用。相反,只要彼此之间有裂痕,哪怕一点点风吹草动,也会被扯裂!

至于项羽为何不信任范增,历史上多有猜测,大才子苏东坡认为,他们之间的裂痕就在楚怀王身上。苏东坡认为,项羽杀楚怀王一定遭到过范增的激烈反对,这件事给他们二人之间造成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不过史书没有记载,只能是猜测。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范增在项羽心目中,从来就不重要。后世人认为范增重要,是因为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是后人觉得范增重要,所以想当然认为项羽也一定认为范增重要。

正因为项羽不认为范增重要,所以,背离间就很容易。

项羽听从范增,真的就能干掉刘邦吗?

讲清楚了范增的能力,以及他与项羽的关系,就能回答一个问题了:假如项羽跟范增没有嫌隙,对他言听计从,还会不会有楚汉相争?

换一个问法就是:假如项羽接受范增的建议,能杀得了刘邦吗?我认为很难!

在出席鸿门宴之前,刘邦阵营是做了充足准备的,不是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莽撞行为,第一个准备就是项伯的内应。要知道,项伯的份量远不是范增可比,他既是项羽的叔叔,又是项羽阵营最重要的实力派人物。

项梁起兵不是光靠他自己,而是整个项氏家族,包括项伯在内。所以,严格意义上讲,项伯是项羽集团的大股东之一,项羽做不到完全独断专行。

这就不难理解,项伯为何敢公然做出资敌行为,项羽明知道项伯已经提前泄露了他的计划,不但没追究,还接受了他的建议,原因就是项伯的份量太重,项羽不得不慎重考虑。

有项伯在,刘邦等于戴了一顶钢盔,除非项羽为了接受范增的建议,跟项伯闹内讧!

刘邦还有第二手准备:随行有死士护卫,坝上有军队接应。

项伯这个护身符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刘邦出行之前,一定是有解的,否则刘邦不可能去。鸿门宴对刘邦阵营来说已经是明牌,既然是明牌,就一定是在有对策的基础上才能出牌。尽管后面的准备没有发挥价值,但是零星的资料显示,张良等人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

或许还有没有暴露的第三手准备:比如策动其他诸侯王集体反抗,或者启动项羽阵营中预埋的钉子,等等。

这两种情况会出现吗?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很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把刘邦的危机包装成项羽与所有诸侯王的矛盾,捏住项羽的软肋,这一定是常规操作。项羽在刘邦那里有钉子,刘邦就不能在项羽那里有钉子?不可能的嘛。

总之,只要刘邦在明知有危险的情况下还出席鸿门宴,就表明一定是安全的,一定考虑到了项伯失败的可能。

所以,即便范增说服项羽,鸿门宴也一定不可能得逞!

综上所述,范增有很强的洞察力,也有很强的决断能力,可是他也有很明显的短板,从细节分析看,范增在项羽心目中地位并非想象中那么重要,两人的关系也并不那么亲密,这就是范增后来被项羽抛弃的原因。

即便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也达不成鸿门宴上杀害刘邦的目的,何况项羽原本就不是很信任范增呢!


范增和张良历史上谁厉害

秦朝末年的楚汉争霸,可谓中国历史上非常精彩的一段时期。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双方都是人中龙凤,一方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另一方则是斩杀白蛇的"赤帝子"刘邦。对阵双方文臣武将也是豪华阵容。有像张良、韩信、范增、陈平、萧何等谋士,也有像英布、龙且、樊哙等武将。

曹魏时期的思想家刘劭曾评价二人道:"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也有像张良、韩信、范增、陈平、萧何等谋士以及像英布、龙且、樊哙等武将。

刘邦和项羽可谓是冤家路窄的英雄,倘若他们二人中任意一个出生在别的时代,都很有可能成为九五之尊,可惜,他们在同一时代相遇,于是必有一战。

范增生平简介 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范增和张良历史上谁厉害)

当然,两军交战,光是主君优秀是不够的,还需要优秀的谋臣和将领。霸王项羽手下的第一谋臣,无疑是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而刘邦的第一谋士,则被认为是张良。那么,这二人中,谁更厉害呢?范增的人生履历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国名将白起率大军攻破楚国首都郢,楚顷襄王狼狈而逃,逃往今河南省淮阳市的陈,并在那里重新建都,负隅顽抗。这一年,见大势已去、报国无门的著名诗人屈原在绝望中投河自尽。而第二年,一位后来的名臣在楚国境内的居鄛,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桐城市一带出生,他就是范增。

范增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了,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古代,七十岁算是相当长寿了,而范增在七十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作为。直到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了农民起义的风潮,七十岁的范增才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范增生平简介 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范增和张良历史上谁厉害)

当时范增去的正是时候,当时陈胜已死,义军大乱,他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在他的建议下,项梁拥立放羊人熊心为楚怀王(他是楚怀王孙子,这次是复立),草创了楚国政权。在他的建议下,项羽独揽了军政大权,成了实际的统治者,后来根据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刘邦钻了空子,占了函谷关,秦王子婴也向刘邦投降。但是项羽军队又多质量又高,打刘邦简直轻松加愉快,而范增也建议灭刘邦,还说刘邦脑袋顶上有天子气,悲催的是项羽的叔叔项伯与刘邦谋士张良有旧,他插一腿使得鸿门宴上项羽没对刘邦下杀手,如果在鸿门宴上项羽干掉了刘邦,那么就没韩信,张良什么事了。

再后来,楚军数次与刘邦交锋,刘邦皆打败,于是刘邦就主动向项羽请和,而范增又多次建议项羽干掉刘邦,可项羽都把机会浪费了,再后来,陈平出反间计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项羽疏远了范增,最后范增死在回乡的路上。三国后期曹魏名臣蒋济曾经这么说过:项羽若听范增之策,则平步取天下也。他说的一点毛病也没余,如果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早早把刘邦弄死,还有汉朝什么事啊。

一个70岁的老头,不甘寂寞辅佐一代霸王成就霸业,但是霸王并没有始终如一的信任他,最后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如果他听范增的,那一统天下是十拿九稳,所以说范增才是楚汉第一谋士,可惜项羽性格有问题,导致功败垂成。张良的人生履历

范增生平简介 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范增和张良历史上谁厉害)

张良,大约在公元前250年,张良出生在韩国,这个韩国当然不是今天的国家,而是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张良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韩国的宰相,于是秦国灭掉祖辈苦心经营的韩国后,张良心中有着无尽的怨恨。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张良甚至找来一个大力士,准备趁始皇帝出巡行刺他。可惜,张良所派出的刺客并没有找出秦始皇的车辇,张良的刺杀行动宣告失败。传说,这之后张良从黄石公那里得到了《太公兵法》,并从此刻苦学习,成为了一代"智囊"。

后来,陈胜宣布起义,张良也立刻积极响应,在当地聚集了数百人。张良在率兵投奔起义军领袖景驹时遇见了刘邦,二人一见如故,且刘邦非常信任张良,凡是张良的建议他都能采纳。得到重用的张良感叹道:"沛公殆天授。"于是便留在了刘邦帐下。

后来,楚怀王规定:先入咸阳者为王。于是项羽、刘邦展开了争夺。在张良的帮助下,刘邦"下韩十馀城,击破杨熊军……攻下宛,西入武关。"仅用一年便以破竹之势攻入咸阳。刘邦进入秦宫,被其中的珍宝所吸引,失去进取之心,也是张良劝说才让其清醒。范增与张良决定成败的交锋——鸿门宴

范增与张良的正面交锋中,鸿门宴可谓是最为经典。先入咸阳的刘邦本可以称王,但为了避免与项羽过早开战,刘邦便放低姿态,自称侥幸。项羽邀请刘邦赴宴,而范增则害怕刘邦坐大,便打算在酒席间杀掉刘邦。席间,范增多次暗示项羽动手,但项羽不为所动,范增叫来项庄舞剑,想突然发难,但项伯与张良有旧,便也舞剑保护刘邦。

范增生平简介 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范增和张良历史上谁厉害)

面对这样危险的局势,张良先是叫来勇猛的樊哙,让范增有所顾忌而无法动手,再是让樊哙保护刘邦暗中逃跑,自己留下稳住项羽。这场交锋,以张良的胜利告终,但项羽迟迟不动手,从而白费了范增的谋划、项伯的"吃里爬外"等等,也都是失败的重要原因。范增、张良谁更胜一筹呢?

范增和张良都是才智过人,但刘邦能够信任张良,事事听从他的意见,所以张良的才智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而项羽虽然尊重范增,但许多事情上刚愎自用,相信自己的判断,导致范增许多妙计被白费。

这样看来,他们二人谁更厉害,是无法比较的,毕竟鸿门宴上,要是项羽听从范增计谋,一举格杀刘邦,并让侍卫控制樊哙等人,楚汉争霸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从战绩、最终的结果等方面看,张良无疑是远超范增的,因为是刘邦和张良这一边胜利了。